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一】
2016-08-30 | 点击量: | 作者:HF
一、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人格形成的基础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形成共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父母这张弓,将影响孩子这支箭的人生方向,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好的,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将军、总统……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成为栋梁之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报效家庭,而有的却成为骗子、成为恶棍、成为罪犯,有的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所有这一切,都是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使然。
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教育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接受许多的塑造,而第一个塑造他们的就是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可以把孩子塑造成成功的形象,也能把孩子塑造成失败的形象。教育一个孩子,塑造一个成功的形象,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位的。教育,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尤其是连贯性和一致性要贯穿人的一生。教育不能时续时断,一曝十寒,尤其对青少年。教育一个孩子,父母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要一致,而且还要和学校的教育思想相一致。接受这样教育的孩子,就会形成稳定的人格。如果没有一致性,孩子会不知所从,造成人格的分裂。因此,在当今社会,做一位合格的家长,必须努力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了解教育规律,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心理变化规律。纵观国外当代教育,诸如英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提早到上一代人身上,即父母先受教育。一对年轻夫妇想要养育儿女,先上父母学校,学业合格,才有资格养育子女。这就形成了教育的良性循环。世界上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比遗传素质更为重要,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禀赋一般的儿童,也能成为表现非凡,成就卓著的人。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卡尔.威特。小威特出身后,反应迟缓,动作呆板,傻乎乎的象个痴呆儿,父母很失望,但老威特虽然悲伤却没失望,从小威特还不会说话就开始了得法的教育,年复一年,经过父亲不懈的诱导,小威特终于一天比一天聪明,父亲还及早地教儿子学外语,在小威特八、九岁的时候,就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在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知识。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四岁获取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又得到法学博士学位,担任了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周恩来曾说:“家庭教育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在当代教育中,教育孩子的途径不外乎是幼儿园、学校。这些教育机构在教育实施中是以群体为主,对个性针对性的教育欠缺。我通过对众多成功的青少年进行分析,家庭教育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位家长都能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来进行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点,在他们的生长点上给予及时的浇灌,使他们的生长点长出了茁壮的幼芽,而不是扼杀这种幼芽。通过这样的教育,又促进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没顾及研究个性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教育方式弥补了目前教育机构的欠缺和不足。因此,家庭教育越来越列入议事日程,再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了,已经成为人生教育的必须。目前,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只是从孩子出生,到入幼儿园前的一段别的教育无法介入的教育空间。孩子从入幼儿园后就如释重负。把教育完全推给了幼儿园、乃至学校。这是家长一个很大的思想误区。家庭教育要贯穿孩子的一生,许多成功人士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秘密。大家可以翻翻《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教育的原则也告诉我们,教育要有连贯性。
现在,我们不妨追寻一下历史,看看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孟母三迁”吧,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孟轲的成长与他的家庭教育关系极大。最初,孟轲的家附近有些坟墓,他看见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玩抬棺材、挖坑的游戏。孟母认为这地方对孩子的教育不利,就搬了家。他们搬到了城里,家的附近就是集市和商店,孟轲又和小朋友玩起了买卖的游戏,孟母又认为这地方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于是又一次搬家,第三次住在一个学宫的旁边(学宫就是学校的校舍),孟轲看到这里的人都很讲礼貌,他和小朋友也玩起了互相讲礼貌的游戏,孟母这才满意,在这里长期住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书本知识,孟母有顾大局、识大理的智慧,她懂得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出了千古绝唱的《史记》,他的成功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在司马迁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叫他学古文,还求学于当时有名的学者孔安国、董仲舒。因此,他在二十岁时就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司马谈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儿子读了万卷书后,他就鼓励年轻的儿子走万里路,看看各地的地理和风士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因此,司马迁在二十岁时,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去九嶷山,瞻仰舜的葬地,再到庐山,考查大禹治水的遗迹。去会稽,访禹穴,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到姑苏拜访伍子胥的神祠。过长江,到淮阴,收集韩信的事迹。还到曲阜,了解孔子的生平。走了两、三年,为撰写《史记》搜集了丰富的资料。
司马迁的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家长的正确诱导,给孩子指出向前走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另一位名人是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他一生的作品包括诗、词、赋、散文、书简等等,合起来称“万篇”,计有二百万字左右。他还是位大书法家,一位画家兼绘画理论家,思想家,还精于医学和药物学,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能渊于他优秀的家庭教育。父亲苏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是个知书识理,喜好读书的知识型妇女,父母从小就培养两个儿子(苏东坡、苏辙)的文学兴趣,发展他们的天赋才能。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父亲的指导下,苏东坡自幼熟读了《诗经》、《楚辞》,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还如醉如痴磨墨挥豪,伏案练习颜鲁公和其他书法家的字体,使苏东坡成了名传千古的大文豪。
苏东坡的家庭属于知识结构的,父母有知识,因而适时地教给了孩子,使孩子长大成人后受益无穷。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旗手鲁迅,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他的广博知识,同样是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位严厉的家长,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儿子没有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时,是不准出去玩耍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例外。就连鲁迅的小姑母接鲁迅去离城六十里外的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周伯宜也得让儿子把《鉴略》的一段背熟后才能走。鲁迅的母亲是位“慈母型”的妇女,儿子博览群书,她常常陪儿子读书。鲁迅在日本学的是医,可他从小过硬的文学修养为他日后光辉灿烂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鲁迅生长在典型的“严父慈母”式的家庭环境中,父亲事非分明,该做的就让儿子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对儿子的严厉教育贯彻始终,不是忽严忽松,这样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鲁迅刚硬的人格。
在中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在英国还有一个“沃母两迁”的故事,出生于爱尔兰的沃尔顿,是一九五一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他的成长与“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分不开,沃尔顿的父亲是爱尔兰政教界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在家他是位严厉的父亲,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子女有一点越轨行为。母亲是位出生贵族家庭,有知识又有教养的贤妻良母,对子女非常疼爱,但从不溺爱娇惯。沃尔顿入学,虽然天资聪颖,但学习成绩令人失望,十二岁又转入一所教会学校学习,成绩还是令人失望。细心的母亲决定要查出儿子不好的原因,孩子上学了,母亲常常随后观察他的行动,终于发现,儿子结交了一些纨袴子弟,终日游乐玩耍,没有去认真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孩子转变,必须要有个好的环境,为此,沃母两次迁居,换了三所学校。在儿子十八岁时考入了一所研究社会科学称著的学院,它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可沃母分析了儿子的长处,认为儿子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儿子也觉得母亲分析的有道理,于是第二年又考入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三育学院,攻读自然科学。儿子很快出类拔萃,走上了获取诺贝尔奖的道路。
沃尔顿的家庭教育告诉我们,发现孩子某方面的不足时,要认真查找原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沃母有远见,能通过科学地分析找到儿子的生长点,扬长避短。如果没有母亲指明正确的切入点,可能世界上就会少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我们再看查理.达尔文,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他的名作《物种起源》,完成了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其它两项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的家庭中,妈妈是个有文化教养、懂得培养儿子自信心的母亲。父亲是个宽松式的给儿子自由空间的老人。在达尔文四、五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唱歌,还以大自然为课本,教儿子识记各种花草树木的名称。儿子每提出一个问题,母亲都给予满意的解答。不幸的是在达尔文八岁那年,母亲病逝了。她在弥留之际,还对丈夫提出了教育儿子的最后意见。达尔文在七岁的时候就很有兴趣地搜集许多风干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虫,他还喜欢收集硬币、图章、贝壳和化石等许多东西,还喜欢在自己家做化学实验,为此,受到校方的警告,说他再玩这些不相干的玩艺,就把他从学校赶走。可是老达尔文支持了儿子的爱好和兴趣,还把花园里的一间棚子交给了儿子用来做化学实验。支持儿子到威尔士的海岸边去度假,他在那里观察和采集了许多海生植物标本。达尔文的舅舅则鼓励达尔文把所观察到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有时达尔文还画一些插图。为了使自己写得更流畅,达尔文还认真地读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达尔文从小培养了搜集动物标本的爱好,学会了作严格的科学记录,也学会了用优美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为他日后做出的不朽贡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达尔文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一种宽松式的。父母亲在他的学习方面只作了宏观调控,支持了儿子的爱好与兴趣,并且加以正确的诱导,使儿子成为有作为的人。
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在那黑暗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结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的成功,不得不承认家庭给她创造的条件。母亲从狄更斯的《游美札记》中获得了教育海伦的希望。她读过狄更斯关于布里奇曼的记述,并且依稀记得这个布里奇曼又聋又盲,然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于是她带上了小海伦从边远的小城镇去华盛顿求教,后来又请了安妮.曼斯菲尔德.莎利文当海伦的老师,在海伦求学的过程中,父母及老师常常带着她去旅游、看展览、增长她的见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重新创造了一个海伦.凯勒。
通过海伦的例子,可以引发我们这样的思考,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个父母都是全才,数、理、化、文、史、地、音乐、美术都精通,来培养孩子,恰恰相反,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父母的前卫意识,他们能意识到孩子该怎么走,给他们指出前面的路,引导孩子。
当代的许多少年英才,如刘亦婷,黄思路,傅书宁等, 他们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博览群书,父母为孩子们创造了受最好教育的必要条件。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形成共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父母这张弓,将影响孩子这支箭的人生方向,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好的,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将军、总统……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成为栋梁之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报效家庭,而有的却成为骗子、成为恶棍、成为罪犯,有的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所有这一切,都是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使然。
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教育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接受许多的塑造,而第一个塑造他们的就是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可以把孩子塑造成成功的形象,也能把孩子塑造成失败的形象。教育一个孩子,塑造一个成功的形象,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位的。教育,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尤其是连贯性和一致性要贯穿人的一生。教育不能时续时断,一曝十寒,尤其对青少年。教育一个孩子,父母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要一致,而且还要和学校的教育思想相一致。接受这样教育的孩子,就会形成稳定的人格。如果没有一致性,孩子会不知所从,造成人格的分裂。因此,在当今社会,做一位合格的家长,必须努力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了解教育规律,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心理变化规律。纵观国外当代教育,诸如英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提早到上一代人身上,即父母先受教育。一对年轻夫妇想要养育儿女,先上父母学校,学业合格,才有资格养育子女。这就形成了教育的良性循环。世界上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比遗传素质更为重要,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禀赋一般的儿童,也能成为表现非凡,成就卓著的人。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卡尔.威特。小威特出身后,反应迟缓,动作呆板,傻乎乎的象个痴呆儿,父母很失望,但老威特虽然悲伤却没失望,从小威特还不会说话就开始了得法的教育,年复一年,经过父亲不懈的诱导,小威特终于一天比一天聪明,父亲还及早地教儿子学外语,在小威特八、九岁的时候,就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在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知识。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四岁获取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又得到法学博士学位,担任了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周恩来曾说:“家庭教育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在当代教育中,教育孩子的途径不外乎是幼儿园、学校。这些教育机构在教育实施中是以群体为主,对个性针对性的教育欠缺。我通过对众多成功的青少年进行分析,家庭教育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位家长都能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来进行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点,在他们的生长点上给予及时的浇灌,使他们的生长点长出了茁壮的幼芽,而不是扼杀这种幼芽。通过这样的教育,又促进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没顾及研究个性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教育方式弥补了目前教育机构的欠缺和不足。因此,家庭教育越来越列入议事日程,再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了,已经成为人生教育的必须。目前,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只是从孩子出生,到入幼儿园前的一段别的教育无法介入的教育空间。孩子从入幼儿园后就如释重负。把教育完全推给了幼儿园、乃至学校。这是家长一个很大的思想误区。家庭教育要贯穿孩子的一生,许多成功人士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秘密。大家可以翻翻《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教育的原则也告诉我们,教育要有连贯性。
现在,我们不妨追寻一下历史,看看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孟母三迁”吧,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孟轲的成长与他的家庭教育关系极大。最初,孟轲的家附近有些坟墓,他看见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玩抬棺材、挖坑的游戏。孟母认为这地方对孩子的教育不利,就搬了家。他们搬到了城里,家的附近就是集市和商店,孟轲又和小朋友玩起了买卖的游戏,孟母又认为这地方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于是又一次搬家,第三次住在一个学宫的旁边(学宫就是学校的校舍),孟轲看到这里的人都很讲礼貌,他和小朋友也玩起了互相讲礼貌的游戏,孟母这才满意,在这里长期住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书本知识,孟母有顾大局、识大理的智慧,她懂得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出了千古绝唱的《史记》,他的成功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在司马迁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叫他学古文,还求学于当时有名的学者孔安国、董仲舒。因此,他在二十岁时就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司马谈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儿子读了万卷书后,他就鼓励年轻的儿子走万里路,看看各地的地理和风士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因此,司马迁在二十岁时,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南阳,去九嶷山,瞻仰舜的葬地,再到庐山,考查大禹治水的遗迹。去会稽,访禹穴,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到姑苏拜访伍子胥的神祠。过长江,到淮阴,收集韩信的事迹。还到曲阜,了解孔子的生平。走了两、三年,为撰写《史记》搜集了丰富的资料。
司马迁的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家长的正确诱导,给孩子指出向前走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另一位名人是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他一生的作品包括诗、词、赋、散文、书简等等,合起来称“万篇”,计有二百万字左右。他还是位大书法家,一位画家兼绘画理论家,思想家,还精于医学和药物学,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能渊于他优秀的家庭教育。父亲苏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是个知书识理,喜好读书的知识型妇女,父母从小就培养两个儿子(苏东坡、苏辙)的文学兴趣,发展他们的天赋才能。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父亲的指导下,苏东坡自幼熟读了《诗经》、《楚辞》,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还如醉如痴磨墨挥豪,伏案练习颜鲁公和其他书法家的字体,使苏东坡成了名传千古的大文豪。
苏东坡的家庭属于知识结构的,父母有知识,因而适时地教给了孩子,使孩子长大成人后受益无穷。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旗手鲁迅,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他的广博知识,同样是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位严厉的家长,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儿子没有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时,是不准出去玩耍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例外。就连鲁迅的小姑母接鲁迅去离城六十里外的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周伯宜也得让儿子把《鉴略》的一段背熟后才能走。鲁迅的母亲是位“慈母型”的妇女,儿子博览群书,她常常陪儿子读书。鲁迅在日本学的是医,可他从小过硬的文学修养为他日后光辉灿烂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鲁迅生长在典型的“严父慈母”式的家庭环境中,父亲事非分明,该做的就让儿子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对儿子的严厉教育贯彻始终,不是忽严忽松,这样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鲁迅刚硬的人格。
在中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在英国还有一个“沃母两迁”的故事,出生于爱尔兰的沃尔顿,是一九五一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他的成长与“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分不开,沃尔顿的父亲是爱尔兰政教界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在家他是位严厉的父亲,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子女有一点越轨行为。母亲是位出生贵族家庭,有知识又有教养的贤妻良母,对子女非常疼爱,但从不溺爱娇惯。沃尔顿入学,虽然天资聪颖,但学习成绩令人失望,十二岁又转入一所教会学校学习,成绩还是令人失望。细心的母亲决定要查出儿子不好的原因,孩子上学了,母亲常常随后观察他的行动,终于发现,儿子结交了一些纨袴子弟,终日游乐玩耍,没有去认真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孩子转变,必须要有个好的环境,为此,沃母两次迁居,换了三所学校。在儿子十八岁时考入了一所研究社会科学称著的学院,它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可沃母分析了儿子的长处,认为儿子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儿子也觉得母亲分析的有道理,于是第二年又考入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三育学院,攻读自然科学。儿子很快出类拔萃,走上了获取诺贝尔奖的道路。
沃尔顿的家庭教育告诉我们,发现孩子某方面的不足时,要认真查找原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沃母有远见,能通过科学地分析找到儿子的生长点,扬长避短。如果没有母亲指明正确的切入点,可能世界上就会少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我们再看查理.达尔文,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他的名作《物种起源》,完成了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其它两项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的家庭中,妈妈是个有文化教养、懂得培养儿子自信心的母亲。父亲是个宽松式的给儿子自由空间的老人。在达尔文四、五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唱歌,还以大自然为课本,教儿子识记各种花草树木的名称。儿子每提出一个问题,母亲都给予满意的解答。不幸的是在达尔文八岁那年,母亲病逝了。她在弥留之际,还对丈夫提出了教育儿子的最后意见。达尔文在七岁的时候就很有兴趣地搜集许多风干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虫,他还喜欢收集硬币、图章、贝壳和化石等许多东西,还喜欢在自己家做化学实验,为此,受到校方的警告,说他再玩这些不相干的玩艺,就把他从学校赶走。可是老达尔文支持了儿子的爱好和兴趣,还把花园里的一间棚子交给了儿子用来做化学实验。支持儿子到威尔士的海岸边去度假,他在那里观察和采集了许多海生植物标本。达尔文的舅舅则鼓励达尔文把所观察到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有时达尔文还画一些插图。为了使自己写得更流畅,达尔文还认真地读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达尔文从小培养了搜集动物标本的爱好,学会了作严格的科学记录,也学会了用优美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为他日后做出的不朽贡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达尔文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一种宽松式的。父母亲在他的学习方面只作了宏观调控,支持了儿子的爱好与兴趣,并且加以正确的诱导,使儿子成为有作为的人。
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在那黑暗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结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的成功,不得不承认家庭给她创造的条件。母亲从狄更斯的《游美札记》中获得了教育海伦的希望。她读过狄更斯关于布里奇曼的记述,并且依稀记得这个布里奇曼又聋又盲,然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于是她带上了小海伦从边远的小城镇去华盛顿求教,后来又请了安妮.曼斯菲尔德.莎利文当海伦的老师,在海伦求学的过程中,父母及老师常常带着她去旅游、看展览、增长她的见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重新创造了一个海伦.凯勒。
通过海伦的例子,可以引发我们这样的思考,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个父母都是全才,数、理、化、文、史、地、音乐、美术都精通,来培养孩子,恰恰相反,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父母的前卫意识,他们能意识到孩子该怎么走,给他们指出前面的路,引导孩子。
当代的许多少年英才,如刘亦婷,黄思路,傅书宁等, 他们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博览群书,父母为孩子们创造了受最好教育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今中外,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以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础,人一生下来,首先接触的是家庭环境。童年、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渡过的,这个时期又恰恰是儿童最容易接受影响,人格定向的时期。每个家庭成员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对孩子都有影响。在和谐、融洽、宽松、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他们大多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坚定地立足于现在。自信、进取,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兴趣广泛、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意志坚定,有远大理想与目标。而生活在不和谐、恐惧的氛围中,孩子就会产生焦虑、嫉恨,形成人格的分裂。不同的人格趣向,基本奠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健康的人格无疑是成功的基础,病态的、分裂的人格也无疑注定了人的一事无成。【待续】
下一篇: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