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京剧名家【中】
2017-01-22 | 点击量: | 作者:HF
五、京剧名家【中】
3】二、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演员艺术家:
余叔岩(生角),在继承谭派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把老生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余叔岩的传人有:杨宝忠、谭富英、孟小冬(女)、杨宝森、李少春等。
马连良,“四大须生”之一,是继谭鑫派、余淑岩之后,舞台艺术生活最长,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老生表演流派之一。马派的表演艺术能够近半个世纪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并至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马连良的早期弟子有:言少朋、王和霖、周啸天等;后期弟子有:马长礼、尹月樵、张学津等。
周信芳,艺名麒麟童,称之为麒派,他的表演艺术风格真实、深刻、完美、和谐。早期传人有:高百岁、陈峰等;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李少春、李和曾等。
谭小培,谭鑫培之子,因体弱不常演出,其子谭富英
谭富英,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他在艺术上唱做兼能,文武具备,早在30年代初就已享名,是继马连良之后,成就显著,深受观众喜爱。舞台生涯最长的“四大须生”之一,其子是谭元寿。
杨宝森, 吸收余派唱腔的圆润婉转,在学习余派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杨派演唱艺术,穿透力强,给人拔地而起,腾云而上的感觉。“四大须生”之一。
奚啸伯,能融众家之长于一身,新颖别致、细腻委婉,世称“奚派”,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并称“四大须生”。奚派传人有:欧阳中石(现首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家、教育家),孟筱伯等。
杨小楼,杨月楼之子,在继承前人的成果上,勇于革新,把武生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叶盛兰,扮相英武俊美,嗓音宽亮清脆,在前辈小生的基础上,把小生表演艺术推向高峰,称其为“叶派”。
梅兰芳,梅巧玲之孙,“四大名旦”之一,他的嗓音洪亮甜润,扮相俊美秀丽,在京剧的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为国内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时也受到国外文化艺术界的重视,二、三十年代应邀去日本、美国、苏联演出,赢得了各国人民、艺术家欢迎和称赞。新中国成立后,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护,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继续投入演出活动,还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文集》,其子梅葆玖,承继父业,女儿梅葆钥工老生。
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他的嗓音清亮甜脆,扮相端庄秀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刻意求新,在20年代初,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尚派旦角表演流派。中年以后的尚小云,主要精力放在从事戏曲教育工作上,培养了大批京剧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理事等职。
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青少年时拜师梅兰芳、王瑶卿,18岁后开始了演戏生涯,演出大受欢迎,并且在诗人、京剧剧作家(康有为大弟子)罗瘿公的帮助下,认识了当时著名文人学者,如康有为、陈敬原等,在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下,程砚秋的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程派唱腔素以缜密绵延,幽咽委婉著称。程砚秋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还在于他的改革精神,他改造了唱腔,丰富了唱法。他除了演出外,曾任中华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院长,致力戏曲理论研究工作并创办了新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京剧人才。并在30年代初对法、德、瑞、意等国进行考察,回国后,结合我国戏曲现状,撰写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对促进我国戏曲的改革起了积极作用,日寇攻占北平,“宁死枪下”,也不为日本人唱戏的程砚秋归隐西山,务农自遣,后人感叹,这个有着冰雪之操的艺人身上保留着文人罗瘿公的风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国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等职…,除担任戏曲领导工作外,还继续演出著书,著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等。
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从19岁起专演京剧,与梅兰芳、程继先合演《虹霓关》而一鸣惊人,之后与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谭小培、尚小云、周信芳、盖叫天等先后同台演出。
20年代以来,社会盛行新剧,他演新剧之多居“四大名旦”之首,他扮相娟秀,身段表情袅娜娇昵。别出蹊经,创造出低徊婉转、秀俏柔媚的唱腔,在表演中十分重视表演的真实感。
新中国成立后,荀慧生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历任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等职。
3】二、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演员艺术家:
余叔岩(生角),在继承谭派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把老生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余叔岩的传人有:杨宝忠、谭富英、孟小冬(女)、杨宝森、李少春等。
马连良,“四大须生”之一,是继谭鑫派、余淑岩之后,舞台艺术生活最长,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老生表演流派之一。马派的表演艺术能够近半个世纪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并至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马连良的早期弟子有:言少朋、王和霖、周啸天等;后期弟子有:马长礼、尹月樵、张学津等。
周信芳,艺名麒麟童,称之为麒派,他的表演艺术风格真实、深刻、完美、和谐。早期传人有:高百岁、陈峰等;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李少春、李和曾等。
谭小培,谭鑫培之子,因体弱不常演出,其子谭富英
谭富英,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他在艺术上唱做兼能,文武具备,早在30年代初就已享名,是继马连良之后,成就显著,深受观众喜爱。舞台生涯最长的“四大须生”之一,其子是谭元寿。
杨宝森, 吸收余派唱腔的圆润婉转,在学习余派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杨派演唱艺术,穿透力强,给人拔地而起,腾云而上的感觉。“四大须生”之一。
奚啸伯,能融众家之长于一身,新颖别致、细腻委婉,世称“奚派”,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并称“四大须生”。奚派传人有:欧阳中石(现首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家、教育家),孟筱伯等。
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孟小冬(女)原名若兰,曾被聘为头牌老生,一时与马连良、高庆奎齐名。
杨小楼,杨月楼之子,在继承前人的成果上,勇于革新,把武生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叶盛兰,扮相英武俊美,嗓音宽亮清脆,在前辈小生的基础上,把小生表演艺术推向高峰,称其为“叶派”。
梅兰芳,梅巧玲之孙,“四大名旦”之一,他的嗓音洪亮甜润,扮相俊美秀丽,在京剧的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为国内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时也受到国外文化艺术界的重视,二、三十年代应邀去日本、美国、苏联演出,赢得了各国人民、艺术家欢迎和称赞。新中国成立后,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护,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继续投入演出活动,还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文集》,其子梅葆玖,承继父业,女儿梅葆钥工老生。
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他的嗓音清亮甜脆,扮相端庄秀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刻意求新,在20年代初,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尚派旦角表演流派。中年以后的尚小云,主要精力放在从事戏曲教育工作上,培养了大批京剧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理事等职。
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青少年时拜师梅兰芳、王瑶卿,18岁后开始了演戏生涯,演出大受欢迎,并且在诗人、京剧剧作家(康有为大弟子)罗瘿公的帮助下,认识了当时著名文人学者,如康有为、陈敬原等,在高层次的文化熏陶下,程砚秋的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程派唱腔素以缜密绵延,幽咽委婉著称。程砚秋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还在于他的改革精神,他改造了唱腔,丰富了唱法。他除了演出外,曾任中华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院长,致力戏曲理论研究工作并创办了新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京剧人才。并在30年代初对法、德、瑞、意等国进行考察,回国后,结合我国戏曲现状,撰写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对促进我国戏曲的改革起了积极作用,日寇攻占北平,“宁死枪下”,也不为日本人唱戏的程砚秋归隐西山,务农自遣,后人感叹,这个有着冰雪之操的艺人身上保留着文人罗瘿公的风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国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等职…,除担任戏曲领导工作外,还继续演出著书,著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等。
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从19岁起专演京剧,与梅兰芳、程继先合演《虹霓关》而一鸣惊人,之后与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谭小培、尚小云、周信芳、盖叫天等先后同台演出。
20年代以来,社会盛行新剧,他演新剧之多居“四大名旦”之首,他扮相娟秀,身段表情袅娜娇昵。别出蹊经,创造出低徊婉转、秀俏柔媚的唱腔,在表演中十分重视表演的真实感。
新中国成立后,荀慧生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历任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等职。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净角有:金少山、裘盛戎、袁世海等。
请欣赏:碰碑(反二黄)谭富英
请欣赏:京剧《让徐州》言菊朋
上一篇:京剧--京剧名家【上】 下一篇:京剧--京剧名家【下】